序号 |
工作项目 |
工作内容 |
责任人 |
完成时间 |
1 |
日常教学管理 |
切实落实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,力争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,有记录,有目标,有结果; |
各专业主任 |
每周一次 |
充分发挥专业主任在专业建设、师资培养、教学监控与评价等教学管理中的带头示范作用,提高教师素养; |
纪雄 |
经常性 |
期初、期中、期末教学检查及日常教学检查(督导),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; |
高文顺 |
经常性 |
教师绩效考核(学期末)。 |
学期末 |
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资料整理、归档工作。 |
袁贵珍、各专业主任 |
学期末 |
2 |
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|
电力系统自动化(风电场运行与维护)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资料; |
郭荣强、徐玉林、段秀玲 |
6月底 |
参照示范专业建设要求制定“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” |
武文霞 |
4月底 |
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(机修专业、焊接专业)人才培养方案 |
武文霞、王文娟、冯日清 |
6月底 |
汽车检测、汽车电子等依托“中德诺浩合作项目”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|
李俊平、刘培锋 |
6月底 |
3 |
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建设 |
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及相关工作 |
各专业主任 |
5月底 |
《电工技术》、《风机设备组装与品质检验》、《风电场设备值班与检修》、《风能发电原理》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|
朱志英 徐玉林 王柱平 刘洋 |
12月底 |
电力系统自动化(风电场运行与维护)专业及专业群的4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、3门校本教材的组编、定稿 |
徐玉林、朱志英 刘洋等 |
12月底 |
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(机修专业、焊接专业)开展三项课改 |
武文霞、王文娟、冯日清 |
10月中旬 |
收集、整理教学资料建设教学资源库(电子教案、电子习题库、在线测试题库、多媒体课件等)。 |
王涛 |
12月底 |
4 |
师资队伍建设 |
电力系统自动化(风电场运行与维护)专业及专业群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,1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;骨干教师4名;新培养“双师”教师4名;聘用兼职教师4名; |
纪雄 |
12月底 |
制定本系教师培养计划。 |
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(机修专业、焊接专业)培养“双师”教师6名;聘任兼职教师6人。 |
武文霞、王文娟、冯日清 |
12月底 |
依托汽车检测、汽车电子等依托“中德诺浩合作项目”选培4名“双师”教师。 |
李俊平、刘培锋 |
12月底 |
5 |
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|
细化“佳辉”、“高铁”两个订单培养项目的教学安排,与企业签订协议并执行。 |
武文霞、郭荣强 |
5月底 |
新建3—4个电力专业群的校外实训基地,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运行。 |
李晓君 |
6月底 |
整理完成校外实习计划、实施记录、校企合作协议及相关记录、实习实训总结、拟定“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办法”初稿及相关记录。 |
王文秀 |
5月底 |
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与评价细则及实施记录等制定 |
高文顺 |
6月底 |
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及实施记录等制定 |
王涛 |
6月底 |
6 |
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|
做好实验实训设备维护与管理,确保实践教学正常开展。 |
李晓君 |
经常性 |
建成8个电力专业群实训室,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;并完善实训室制度和规程。 |
12月底 |
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、设备操作规程、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运行记录; |
完成汽车专业的实训基地改造及实训设备配置采购。 |
李俊平、刘培锋 |
8月底 |
7 |
学生管理 |
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及“选先评优”工作。 |
王柱平 |
经常性 |
丰富“第二课堂”活动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,系自行举办3—4项活动。 |
王柱平 |
12月底 |
做好11级顶岗实习学生回访工作及毕业离校工作。 |
王文秀 |
3月、6月 |
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,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及培养工作。 |
王柱平 |
6月底 |
提前联系顶岗实习企业,安排10级五年制、12级三年制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。 |
王文秀 |
5、11月 |
8 |
其它工作 |
做好二级预算实施及管理工作; |
纪雄 |
经常性 |
技能提升及鉴定培训400人次;继续教育培训100人次,整理完成企业职工培训教学资料、培训职工名单、企业反馈意见。 |
高文顺 |
12月底 |
系办公财产管理及组织参加学院及系级等各项集体活动; |
阎继成 |
经常性 |
做好党、团建设工作; |
王文秀 |
组织完成学院下达的工作任务; |
纪雄 |
按要求做好招生、就业相关工作; |
纪雄 |